清明過后,南昌的天氣反復無常,但溫度也在波動中持續上升。
夏季即將來臨,補水、美白等工作成為愛美人士必不可少的功課。
其中,敷面膜,成為很多姐妹的“必修課”。
補水、美白、祛痘、抗皺......
市場上,功效各異的面膜,想必大家都嘗試過。
不難發現,有些產品為了追求“立竿見影”,或多或少在產品中添加激素成分,可能短期內效果明顯,但常用之后可能出現色斑、紅血絲、表皮萎縮、色素沉著等副作用。
中藥護膚與精細化學產品在護膚原理上有根本的區別。目前市場上大多數護膚品是通過化學合成物質解決皮膚問題,而中藥美容理論上講究的是平氣活血、綜合調理皮膚。中醫自古就有“以皮治皮”之說,中藥面膜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皮藥入皮,直達病體,也可將中藥粉劑或中藥提取物,與面膜所需基質混合均勻涂抹于面部,起到護膚、保濕、清潔、治療面部皮膚疾病等作用。

《神農本草經》中關于美容功效藥物的記載:白芷能“長肌膚,潤澤顏色,可作面脂”;白僵蠶能“滅黑斑,令人面色好”;柏子仁“久服,令人潤澤美色,耳目聰明”;葳蕤能“去黑斑,好顏色,潤澤輕身不老”;桑寄生能“充肌膚,堅發齒,長須眉”等。
《外科正宗》提到:“外治之法,形雖在外,實為治內也,所異者法耳。” 中藥面膜貼敷是中醫外治方法之一,是把專門配制的中藥粉碎過篩、滅菌后分裝,治療時取適量藥粉調成糊狀并貼敷于患處,中草藥與肌膚產生親和力,隨面膜慢慢干燥,皮膚溫度也不同程度升高,面部皮膚微循環加快,皮膚繃張力加強,皮膚分泌的皮脂和水分反滲于角質層,使皮膚柔軟舒展,毛孔本能開張,面膜中的中草藥有效成分也隨之滲入皮膚,起到滋潤肌膚、解毒散結、活血消斑等作用,從而達到護膚、清潔、祛痘、祛斑、美白、保濕等作用。該療法使用方便,作用溫和,容易被大眾接受。
特色中藥面膜可采用了白芨、茯苓、玫瑰花等十余種中藥,以祛痘、祛痘印、祛斑美白為目標,溫和無刺激。值得注意的是,通常情況下,中藥面膜無明顯毒副作用,但由于所含中藥成份比較復雜,所以一些特殊體質的人如易過敏體質者,存在在局部外用后出現過敏的情況,表現為皮膚紅斑、瘙癢等,此時應立即停用。
1.面膜成分:中藥面膜的常用成分有白芨、茯苓、玫瑰花等多種中藥,其中白芨具有清熱解毒、祛濕止癢的作用;茯苓則能調節肌膚水油平衡,舒緩肌膚不適;玫瑰花美白祛斑、滋潤肌膚,鎮定舒緩。中藥成分相互配合,綜合改善肌膚問題。
2.溫和刺激:中藥面膜在制作過程中,注重保留中藥本身的天然性質,并添加了一些保濕成分,使其在溫和地修復肌膚問題的同時,不會對肌膚造成刺激。使用后,肌膚會感到清爽舒適,沒有黏膩感。
3.祛痘:針對常見的痤瘡問題,中藥白芨具有出色的清熱解毒功效,深入調理痘痘,緩解炎癥,減少痘痘的生成,使肌膚變得更加清爽與光滑。
4.淡化痘印,祛斑美白:中藥面膜還能有效祛除痘印、淡化斑點,改善膚色不均。茯苓可以幫助調節肌膚水油平衡,使得斑點逐漸淡化。玫瑰花則因其美白功效,能夠減少黑色素的沉積,令肌膚透亮明亮。
5.自然呵護:中藥面膜不僅注重改善肌膚問題,還關注對肌膚的健康呵護。憑借其天然植物成分,中藥面膜能夠有效滋潤肌膚,提升肌膚的保濕能力,讓肌膚水潤細膩。在享受自然美的同時,更能感受到肌膚得到了充分的修護和滋養。
讓我們一同享受自然美,呵護肌膚,擁抱自信與美麗。

近期,由皮膚科編寫的《中醫皮膚病外治療法集萃》榮獲第 37 屆華東地區科技出版社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
《中醫皮膚病外治療法集萃》是一部凝聚了皮膚科多年臨床實踐經驗與研究成果的著作。該書系統地總結了江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皮膚科在中醫皮膚病外治療法的理論和實踐經驗,涵蓋了豐富的案例和治療方法。在編寫過程中,皮膚科臨床團隊對中醫皮膚病外治療法進行了深入研究和系統整理。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和案例分析,為讀者提供了全面、實用的皮膚病治療指導。
此次獲獎,是對我院皮膚科在中醫皮膚病領域研究成果的高度認可,在未來的工作中,科室將繼續深入研究、不斷創新,進一步促進中醫皮膚病外治療法在臨床中的應用和推廣,為推動中醫皮膚病治療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最后,再次感謝所有為這本書付出努力的全體醫護人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