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彎風病中西醫結合診療學習班

9月24-25日,由我院承辦的江西省研究型醫院學會中醫皮膚中醫美容分會第四次年會暨中醫藥繼續教育項目——四彎風病(特應性皮炎)中西醫結合診療新進展學習班在南昌成功舉辦。

開班儀式上,我院副院長張悅教授致歡迎辭,省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洪珺出席并講話,省研究型醫院學會副會長易應萍教授、中華中醫藥學會皮膚科分會名譽主委段逸群教授、江西省中醫藥學會皮膚科分會主任委員劉巧教授致辭,特應性皮炎中國指南”張氏標準”發起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張建中教授、中華中醫藥學會皮膚科分會主任委員楊志波教授視頻致辭。會議線上線下同步進行,全國500位參會代表出席,華醫網千余人觀看直播。
四彎風病中西醫結合診療新進展學習班邀請了國內及省內20余位專家作學術報告及專題講座,對特應性皮炎診斷與治療進展、皮膚科學科建設、特應性皮炎飲食管理、中藥藥浴治療皮膚病的特色優勢、特應性皮炎中醫特色慢病管理和獲益、皮膚醫美管理經驗分享等進行了學術探討,重點展示了近年來國內中西醫結合診療四彎風病的新成果新突破,學術氛圍濃厚,學員們受益匪淺。
精 彩 授 課 內 容

張建中教授是國內特應性皮炎診療方面的專家,中國特應性皮炎診斷標準的創始人。張教授的本次授課重點論述了特應性皮炎的診斷線索和新的治療進展,他強調診斷本病要重視詢問病史和化驗,治療要遵守早期、分級和長期治療的原則。
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有著全國皮膚科“四小龍”之一的美譽。由建科伊始的“一秤、一桶、一篩、幾桌、幾椅而已”發展至擁有數百名醫護人員的大型皮膚病診療中心,其學科發展理念值得全國皮膚科同行學習和借鑒。段逸群教授通過這一堂課,分享了該院皮膚科的發展歷程、科室文化和發展理念等,學員受益匪淺。
楊志波教授分享了其對68名特應性皮炎患者飲食調查的研究成果,認為特應性皮炎的發病與飲食關系密切,飲食是導致炎癥加重或減輕的重要因素,加強飲食管理將有利于特應性皮炎的康復。建議特應性皮炎患者應盡量遵從低碳水化合物、低蛋白、低脂肪飲食習慣。
中藥藥浴是中醫特色外治療法之一,在皮膚病中應用非常廣泛。劉巧教授詳細論述了中藥藥浴療法的歷史沿革,作用機理,適應癥和常用方藥,以及具體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充分體現了中藥藥浴療法簡、便、廉、效、舒等諸多特點,加深了大家對該療法的認識和理解。
劉寧教授:《針灸在面部美容中的應用》
劉寧教授是中醫美容專家,她系統論述了針灸面部美容的作用原理和常見的針灸美容方法,針灸美容不僅可以改善面部損美性問題,還可以調整陰陽,調和氣血,是世界求美者的財富。

李紅毅教授:《特應性皮炎的中西醫結合慢病管理體會》
特應性皮炎具有慢性和反復發作的病程特點。李紅毅教授從慢病管理的概念出發,分析了特應性皮炎慢病管理的現狀,強調將本病納入慢病管理的必要性。詳細介紹了特應性皮炎作為慢病管理的方式方法,并分享了廣東省中醫院在特應性皮炎慢病管理方面的實踐經驗。
廉翠紅博士:《皮膚醫美新技術及借助互聯網對醫美患者的皮膚管理經驗分享》
美是人類的追求。廉翠紅博士首先分享了新的皮膚醫美技術。同時強調“三分醫美,七分術后”,術后養護非常重要。詳細介紹了光電術后的具體養護措施,并分享了其在患者診后管理方面的經驗。
宋南昌教授系統歸納了歷代醫家對“浸淫瘡”的認識,分享了本病的具體治療方法及有效方劑,并分別介紹了浸洗、濕敷、涂擦、艾灸、梅花針等中醫外治法在本病中的運用,讓學員深刻體會到“外科之法,重外治”的豐富內涵。
龔麗萍教授:《生物制劑背景下中醫辨治兒童特應性皮炎的探討》
龔麗萍教授本次授課論述了特應性皮炎的基本概念、診斷、臨床表現和病情評估,分析了傳統治療方法在兒童特應性皮炎診治中的不足,介紹了生物制劑在兒童特應性皮炎中的應用現狀,分享了其在生物制劑精準治療前提下,基于“五行理論”辨治特應性皮炎的經驗。
邱桂榮教授:《特應性皮炎中西醫外用藥物的合理運用》
皮膚病離不開外治法。邱桂榮教授首先介紹了特應性皮炎外用制劑的療效現狀,并對《特應性皮炎外用制劑合理應用及患者指導專家共識》做了系統而全面的解讀。分享了中醫外治法在特應性皮炎中的運用。強調應注重應用中醫外治療法,將中西醫兩者相結合。
小兒推拿是江西省中醫院兒科的特色療法之一。劉英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紹了特應性皮炎的概念、中醫病名和病因病機,隨后著重論述了本病的中醫治療,尤其是小兒推拿在本病中的運用。此外,劉英教授及其助手還現場向學員展示了一些小兒推拿的具體操作手法。
黃港主任中醫師:《應用中氣升降理論治療濕疹體會》
黃港主任首先論述了中氣升降理論的歷史淵源及其生理作用和病理作用,認為脾胃中焦是人體氣機升降運動的樞紐,中氣升降失常能夠誘發多種皮膚病,強調中氣升降理論在臨床中的重要指導作用。分享了其運用下氣湯加減治療皮膚科疾病的具體案例。
痤瘡是皮膚科常見病,好發于青少年。但近年來,成人痤瘡發病率逐年增加。葛明蓋博士首先向大家介紹了痤瘡的概念、病因、臨床表現,并提醒大家某些系統疾病如SAHA綜合癥、多囊卵巢綜合征、HAIR-AN綜合癥等可誘發或伴發痤瘡。進一步分享了痤瘡的治療策略及注意事項。
張艷暉副教授:《麻黃湯遞增法在四彎風病臨證中的運用》
特應性皮炎中醫病名為四彎風。張艷暉副教授借鑒西醫脫敏療法,自創“麻黃湯遞增法”治療慢性蕁麻疹,并逐步拓展至過敏性鼻炎、濕疹、特應性皮炎、過敏性結膜炎、過敏性咳嗽、支氣管哮喘等其他過敏性疾病。據其統計,自2008年運用該療法治療慢性蕁麻疹以來,相關患者停藥隨訪半年的復發率僅20%,達到了80%“斷根”的高治愈率。同時分享了其運用“麻黃湯遞增法”治療特應性皮炎的具體案例。
王小兵主任醫師:《慢性瘙癢的臨床思維》
瘙癢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癥狀。王小兵主任從慢性瘙癢的定義和分類出發,系統闡述了瘙癢這一癥狀背后的復雜發病機制和相關治療進展。強調病因治療及多學科會診是本病治療的關鍵點,建議關注慢性瘙癢的外周及中樞發病機制,以期科學規范地解決慢性瘙癢問題。
II型炎癥性皮膚病是一系列和過敏相關的疾病,包括特應性皮炎、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大皰性類天皰瘡等。劉志剛教授從II型炎癥的概念和發病機理出發,詳細論述了2型炎癥性皮膚病的分類及其治療進展。提高了大家對2型炎癥性皮膚病的認識。
諶莉媚教授:《斑禿的中西醫診療思路》
斑禿是皮膚科常見病。諶莉媚教授從斑禿的病因病機和臨床表現出發,詳細論述了斑禿的診斷思路和中西醫治療方法。
特應性皮炎的發生與皮膚屏障受損密切相關,外用保濕劑是本病的基礎治療。姜美英教授從皮膚磚墻結構入手,論述了保濕劑在特應性皮炎皮膚屏障修復過程中的重要性,并詳細講述了保濕劑的選擇和具體使用方法。
胡鳳鳴教授:《生物制劑時代中醫藥在銀屑病治療中的位置》
胡鳳鳴教授從當前銀屑病的治療現狀開始,系統講述了生物制劑在銀屑病治療中的現狀,并結合中醫藥在銀屑病治療中的地位,分別闡述了二者在臨床中的優缺點,通過實際案例分析,闡明了中西醫結合診療銀屑病的重要意義。
潘鋒華主任醫師:《中西醫結合白癜風診療進展與實踐》
潘鋒華主任從病因病機、臨床表現、診斷、病情評估、治療等方面系統性地對白癜風進行了講解,詳細地介紹了當前國內外白癜風的一線治療方案。
徐詩玉主任首先講述了玫瑰痤瘡的概念、病因、易感因素、診斷以及治療,通過分享自己在臨床上的實際病例,講解了中西醫結合診療玫瑰痤瘡在臨床上的實際應用。
劉小連主任系統講述了白癜風的內外治法,由此引出了火針在白癜風治療中的特色應用,并對火針的選擇、適應癥、禁忌癥、具體操作步驟等方面做了詳實的講解。圖文/劉艷兵、陳沛澤
編輯/潘鑫琦
責編/龍建新
審核/熊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