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南昌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下發了《關于公布第三批市級重點專科(第四批市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名單的通知》,南昌市中心醫院(八一大道老福山院區)中醫護理、急診科和關節鏡外科重點專科群獲批本次評選的市級專科建設項目。截至目前,醫院獲評的市級重點專科數量達到了8個,分別是關節鏡外科、腦病科、呼吸科、普外科(培育項目)、皮膚科(培育項目)、中醫護理、急診科、關節鏡外科重點專科群。
我院護理團隊緊緊圍繞《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21-2025)》和《“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深入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堅持中西醫并重的發展理念,突出中醫護理特色,發揮中醫護理技術簡、便、廉、驗特點,全院實施艾灸、拔罐、刮痧、耳穴壓豆等中醫護理技術52項,年平均中醫護理服務患者165萬余人次。2016年在江西省內率先開設中醫護理門診。醫院是江西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護理專業委員會、南昌市護理學會中西醫結合護理專業委員會主委單位;江西省護理學會中醫專科護士首批實踐培訓基地、江西省中醫護理骨干人才實踐培訓基地。護理團隊榮獲了中華中醫藥學會第二屆全國中醫護理先進集體、江西省第二屆中醫護理技能大賽團體一等獎,南昌市第四、五屆白衣天使護理技能比賽團體一等獎。

我院急診科為江西省中西醫結合急癥診療中心,實行24小時應診,能夠為患者提供全面、便捷、高效、經濟的全天候內外科醫療服務。科室承擔著救治南昌地區急危重癥患者的重要任務,依托醫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急救中心”建設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快速通道五星級救治基地”,打造中西醫協同急診急救大平臺,制定了各種急危重癥救治流程及綠色通道制度,采用中西醫協同診治各種危重癥如猝死、急性心梗、急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衰、呼吸衰竭、哮喘持續狀態、大咯血、腎功能衰竭、高血壓危象、腦出血和腦梗塞、低血糖、酮癥酸中毒、各種休克、昏迷、上消化道出血、急性中毒、各種創傷、溺水等。科室常規開展心肺腦復蘇術、電除顫術、各類呼吸支持技術(包括經鼻高流量氧療、無創及有創機械通氣)、深靜脈穿刺置管術、鎮靜鎮痛技術、急危重癥床旁超聲、鼻胃管置入及洗胃術、創傷包扎止血固定搬運、微量泵輸液泵等各種急危重癥救治技術。
目前急診科與重癥監護室共同組建危重癥醫學部,已形成一支基礎知識扎實、技術力量雄厚、中醫特色突出、人才層次合理的先進的中西醫協同急危重癥救治團隊。急診科現有醫護人員35名,其中醫生13名,副高2名;中組部“西部之光”訪問學者1名,江西省中醫藥中青年骨干人才培養對象1名,南昌市“洪燕領航”工程資助對象1名。取得中國重癥5C資質2名,中國創傷救治CTCT資質3名,BLS(基礎生命支持)及ACLS(高級生命支持)資質5名。科室醫生碩士學歷12名,40歲以下11名,以中青年高學歷人才為主,具有較好的發展潛力。科室注重不斷提升科研創新能力,目前共在線發表論文 55 篇,其中 SCI 11篇,北大核心 6 篇;主持參與課題 29項;參編醫學專著 7 部。團隊長期致力于各種急救技術特別是心肺復蘇術的社會宣傳教育,培訓各類賽事志愿者、高校學生、普通民眾等共數萬人。

我院骨科創建于1985年,于1998年起在江西省率先開展了關節鏡微創手術,經過全體骨科醫護人員近十年的不懈努力,經南昌市衛生局審核,于2005年掛牌成立骨一科(關節鏡外科)。骨一科(關節鏡外科)現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培育學科、江西省醫學領先學科、江西省重點中醫專科、南昌市重點專科、骨科微創全國培訓基地、脊柱內鏡技術全國培訓基地、江西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骨科微創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南昌市膝關節病重點實驗室、南昌市優勢科技創新團隊單位、南昌市青年文明號。在幾代骨科前輩們的辛勤耕耘和努力開拓下,如今已發展成集創傷、脊柱、關節、運動醫學等多個亞專業為一體的綜合性骨科,是江西省內具有雄厚技術力量的集醫療、教學及科研為一體的骨傷專業學科。目前,科室擁有開放床位70張,是省內成立的第一個致力于運動相關性疾病的診斷、治療和康復為一體的專業學科,是產值近四千萬的臨床品牌科室。近年來,科室以謝水華主任為核心,堅持以微創技術為發展方向,以關節鏡、椎間孔鏡技術為基礎,不斷開展新項目新技術,發揮微創骨科品牌優勢,近年開展了腕關節鏡下治療腕管綜合征、髖關節鏡治療髖臼撞擊綜合征、肩關節鏡下治療復發性肩關節脫位、膝關節鏡下重建前后交叉韌帶、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椎管內減壓、神經根松解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等多項微創新技術,并開展了頸椎前后路手術、胸腰椎后路手術、脊柱側彎矯形術、人工髖膝關節置換及翻修術、復雜骨盆骨折切開復位固定術等多項疑難復雜手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