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日,是第37個“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題為“社會共治,終結艾滋,共享健康”。為積極響應國家關于艾滋防控的決策部署,進一步發揮中醫藥在艾滋病防治中的獨特優勢,我院于11月29日上午舉辦了中醫藥防治艾滋病義診活動。

活動現場,我院醫務科、公共衛生科協同中醫經典科、愛心家園的醫護人員早早地做好了充分準備,在醫院住院部門口設立了咨詢臺、擺放了宣傳冊,并通過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向過往群眾普及艾滋病的傳播途徑、預防方法以及艾滋病患者的中醫治療與調理等知識。
在義診過程中,醫護人員耐心地為每一位前來咨詢的群眾答疑解惑,詳細講解中醫藥在艾滋病防治中的獨特作用和優勢。他們通過把脈、問診等方式,為群眾提供免費的中醫診療服務,并根據個人情況提供了針對性的中醫預防和調理建議。
此次義診活動不僅提高了廣大群眾對艾滋病的認知水平和自我防護意識,也讓他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醫藥在艾滋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許多群眾表示,通過此次活動,他們更加堅定了選擇中醫藥進行艾滋病防治的信心。我們將繼續開展類似的活動,攜手共進,共同為防治艾滋病、保護人民健康貢獻智慧和力量!
什么是“艾滋”
艾滋病的全稱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縮寫為AIDS。它是由艾滋病毒所引起的。艾滋病毒又稱為人類免疫缺乏病毒,簡稱HIV。目前,針對艾滋病已經有較好的治療方法,可以有效延長病人生命,提高生活質量。
感染艾滋病的癥狀
1. 初期:初期的癥狀如同普通感冒、流感,全身疲勞無力、食欲減退、發熱等。
2. 中期:隨著病情加重,皮膚、粘膜出現白念球菌感染,出現單純皰疹、帶狀皰疹、紫斑、血皰、淤血皰等。
3. 后期:病毒漸漸侵犯內臟器官,出現原因不明的持續性發熱,可長達3~4個月。
艾滋病的傳播途徑
艾滋病的三大傳染途徑是血液傳播、性傳播和母嬰傳播。眼淚、汗液或者唾液里的艾滋病毒是非常非常少的。脫離了人體環境以后更是幾乎無法生存。擁抱、握手、親吻,共用餐具、馬桶等都不會傳染。
性傳播:性傳播主要分為同性傳播和異性傳播,如果一個人和一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發生性行為,而不使用安全套的話,就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這也是患艾滋病常見的方式。
血液傳播:與艾滋病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會將艾滋病病毒輸入血液,導致感染。甚至使用艾滋病患者使用過的解剖刀、輸血設備等,如果未經正確的消毒,都可能成為傳播艾滋病病毒媒介。
母嬰傳播:如果母親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會在懷孕、分娩過程或是通過母乳喂養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
哪些行為不傳播艾滋病病毒?
1. 食物、飲水、空氣。
2. 公共場所的一般接觸,如:同在一個教室上課,各種公共交通工具的座位、扶手,辦公室的辦公用品,工廠車間的工具,在影劇院、商場、游泳池等場所的一般活動。
3. 禮節性親吻、擁抱、握手。
4. 公用馬桶、浴缸。
5. 蚊蟲叮咬。
6. 紙幣、硬幣、票證。
預防“艾滋”從我做起
01潔身自愛,遵守性道德。保持唯一性伴侶,拒絕不安全性行為,是預防艾滋病經性途徑傳播的根本措施。同時,正確使用質量合格的安全套也能顯著降低感染風險,不論是男男同性性行為還是男女異性性行為,都應當全程、正確、每次使用安全套。
02拒絕毒品。靜脈吸毒是艾滋病經血液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要堅決拒絕毒品,不共用注射器和其他可能刺破皮膚的物品。另外,也要堅決抵制新型毒品,新型毒品不需要通過注射器注入,可通過消化道直接攝入,在使用新型毒品后極易發生不安全性行為,使艾滋病通過性途徑傳播的風險大幅度上升。
03注意血液安全。在接受輸血、注射、拔牙等醫療服務時,務必選擇正規醫療機構,保障使用一次性或經過嚴格消毒的醫療器械,避免不必要的輸血和使用未經檢測的血液制品。
04母嬰阻斷。對于已感染HIV的孕婦,應及時接受抗病毒治療,并在分娩過程中采取必要措施,如剖腹產等,以減少母嬰傳播的風險。同時,避免母乳喂養,選擇人工喂養方式。若感染HIV的女性想要妊娠,一定要尋求專業人員的指導。
05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日常生活中,避免與他人的血液或傷口直接接觸。不共用牙刷、剃須刀等個人用品,以減少經血液傳播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