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網站安全檢測平臺

91精品久久久老熟女九色91|国产熟女中文字幕|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品区别大吗知乎|人爽人人爽

院長致辭
 
網站首頁 / 醫院概況 / 新聞中心 / 就醫指南 / 科室導航 / 專家薈萃 / 健康園地 / 臨床科研 / 黨群建設 / 在線咨詢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膏方養生與中醫藥文化
 

中醫未病的現代“話”

來源: 發布時間:2012-05-12 17:15:57 點擊量:4854

   “治未病”的重要意義,在我國第一部醫典《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而漢代張仲景所著的《金魁要略》則對什么是“治未病”做出了進一步的闡釋:“上工治未病,何也?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  
   古人所說的“治未病”包含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兩層意思。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未病”不僅是指機體處于尚未發生疾病的時段及其狀態,而且包括疾病在動態變化中可能出現的趨向和未來時段可能表現出的狀態。因此中醫“治未病”可以分為“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病后康復”三個層次,貫穿于疾病隱而未顯、顯而未成、成而未發、發而未傳、傳而未變、變而未果的全過程。 
   “治未病”是中醫學重要的防治思想。吳儀副總理在2007年全國中醫藥工作會議上建議把“治未病”作為一個課題來研究,并提議選幾個中醫院進行試點。 
   但是中醫“未病理論”的推廣面臨著嚴重的瓶頸,就是溝通的問題。現代人難以理解“未病”這個詞。什么叫未病?是未來的病?是沒有發生的病?還是即將要發生的病?當中醫走出國門,就更難以向外國人解釋未病的深層含義了!中醫現代話,目的就是讓更多的人重新認識中醫、使用中醫、享受中醫。 
   最近衛生部長陳竺在講話中強調:“長期以來中醫理論無法用現代語言描述,因此中醫要與時俱進,不斷完善。”我們根據多年的實踐總結認為,中醫的“未病”,可以用“亞疾病”來代替,這就是中醫的現代“話”。 
   亞疾病就是,在健康和疾病之間,自我感覺到不舒服、難受,出現種種還不能確診為疾病的癥狀,這個階段就稱之為“亞疾病”。
   “亞疾病理論”是中醫的辨證施治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研究成果。通過在亞疾病階段人體的各種癥狀表現,進行定性定量的數據結果,確定出中醫的病名(證候名),然后用藥食同源的無毒副作用的中草藥進行個性化的對癥調理,達到消除癥狀、恢復健康的目的。


 

當前在線人數:361人, 您是第 6818位訪問者
建議使用IE5.0以上瀏覽器 最佳分辨率:1024*768

版權所有:江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贛ICP備2021002407號-1   

技術支持:   ga.PNG贛公網安備 36010302000537號



掃碼查看服務號

掃碼查看訂閱號